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会议。市领导陈金山、李政、华源、宗明、金兴明出席什么软件可以杠杆炒股,副市长陈杰对全市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工作作了部署。
关键词 褒姒 青铜之路 褒斜道褒姒,《史记》作襃姒,《列女传》作褎姒,生卒年不详,姒姓,褒国(今陕西汉中)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关于她是中国历史上那个人尽皆知的烽火覆周的故事——
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她还是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信用,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后来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史记里,也叫做烽火戏诸侯、千金买一笑。司马迁说:“周之兴也以姜原(周人的始祖后稷的母亲,帝喾的妻子)及大任(太任,周文王姬昌之母),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襃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书美釐降(谓尧女嫁舜事),春秋讥不亲迎(批评不亲自迎接新娘的行为)。”《诗经》也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但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可能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西周的灭亡和褒姒没有多少关系。
钱穆在《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中说:“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2012年,北京清华大学整理获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时,发现竹简上的记述与“烽火戏诸侯”故事有所偏差。清华简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幽王,西周因而灭亡。清华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称,史学界对“烽火戏诸侯”曾有过质疑,认为《史记》中所载只是“小说家言”。清华简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质疑,从而部分推翻了《史记》的记载。
所以,可以说褒姒在西周灭亡这件事上似乎是被冤了的。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于是献出美女褒姒乞求投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非常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一子,取名伯服(一作伯般)。褒姒生下儿子伯服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前774年,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原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申后携宜臼逃奔申国求助,申侯联合鄫国、犬戎进攻西周王室并杀了周幽王,灭了西周王朝。
申国,指西周初年受封的姜姓诸侯国,为申伯国。周宣王时增封,仍留于宗周(周朝都城所在地)以西的申国势力成为申侯之国。一说其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东北;因位于宗周以西,故别称为“西申”。其居于周都丰、镐以西,并与秦国相邻,活动区域大致在今甘、陕交界的小陇山南麓地区。一说周宣王时增封后,将申伯从郿迁封于谢,此举一方面免除西申国在宗周以西的威胁,另一方面使申伯以天子之亲及辅国大臣的身份坐镇南藩,加强了周王朝对南方的经营。尽管如此,其支庶之族仍留于原封地,其君以申侯称之。
因此,除西申国外,申国还有南申国(约在今河南南阳)、东申国(约在今河南信阳)之分,彼此关系及地理位置存在一定争议。一说由西申国增封而有南申国,南申国为楚所灭后形成东申国作为楚的附庸国;一说西申国增封后形成东申国,并无所谓南申国。
鄫国(缯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烈曲)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鲁襄公六年(前567年)才被莒国(东夷古国,别名姑幕,国都在今日照市莒县)所灭。
西周的都城叫做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又称西都、宗周,周武王即位后,由原来的都城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的沣河中游西岸)迁都到镐京。东周是在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
不管具体的地理位置如何,从今天的陕西宝鸡、到河南南阳或河南信阳再到山东日照,申侯能联合鄫国、犬戎进攻西周王室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被作为乞降礼物的女褒姒即使做了王后,笑容应该也不是非常灿烂。
因为传说和杜撰,女褒的身后站着一座烽火台和一个“女怪”的故事。烽火台是骊山烽火台,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现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据说周幽王在此举火戏诸侯,以博王后褒姒一笑。烽火台底部有一个灶口,在此点燃柴草和狼粪,就会在台顶形成烽火。据说用狼粪烧烟,具有孤烟直上云霄,风吹不斜的特点,因此,烽火台在通讯落后的古代成为有效的边防警报设置。通常是整座山峰都筑台,若京都有急,只要一个烽火台燃烟,其他烽火台就连锁举火,警报可以快速传递到远方。“女怪”的故事大约是这样的:
夏朝末年,有二条神龙停在夏帝的朝廷前,说道:“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夏帝占卜,或杀掉龙,或赶走龙,或留下龙,都不吉利。夏帝又占卜请求能得到龙的唾沫储藏起来,才吉利。于是陈列玉帛,并以简策写文告请神龙,龙离去后留下唾沫,夏帝用匣子把唾沫装起来,除掉地上的唾沫痕迹。 夏朝灭亡,这匣子传到商朝。商朝灭亡,这匣子又传到周朝。经过三个朝代,没有人敢打开它。到周厉王末年,打开观看。唾沫流到宫中,无法除去。周厉王就命令妇女赤着身子对它大声呼喊,唾沫便变成一只黑蜥蜴,窜到周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个侍女,刚七八岁,碰上它。周宣王时,这个侍女成年后便怀孕,没有丈夫却生下孩子,她很害怕,就将那个孩子丢弃。 曾有小女孩唱着歌谣:“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当时周宣王听到这首歌,正好有一对夫妇卖桑弓箕箭袋,于是周宣王就派人去抓捕,打算杀掉他们。夫妇俩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那侍女丢弃在路旁的那个怪女孩,夜间啼哭,因此可怜她,便将她收养。于是,夫妇俩逃到褒国。后来,褒国人有罪,便请求献上那位侍女丢弃的怪女孩给周幽王来赎罪。此女便是褒姒,因是从褒国而来,故称褒姒。褒姒的故事就这样像狼烟一样,在历史的烽火里传了很久很久、很远很远,虽说虚无缥缈,没有实体感,但被后世的中国人真实可见。而真正站在褒姒身后的应该是褒国。其国君为有褒氏,姒姓,夏伯禹(大禹)的儿子,夏后(即王)启是兄弟。有褒氏在汉中市以北,在汉中盆地西部,地域包括汉台区、勉县(有褒城镇)、留坝县。有褒氏其人聪明睿智,勤劳勇敢。其地北有褒河。
褒河,古称褒水,又有山河、乌龙江、黑龙江之称,元代一度称紫金河,明代称褒谷水。为长江支流汉江上游左岸较大支流,位于陕西西南,地跨宝鸡、汉中两地市的太白县、凤县、留坝县、勉县、汉中市汉台区5个县(市)。东西二源均出秦岭南麓,两源在江西营汇合后,过马道后叫褒河,最后于汉中市凤台区龙江镇(原梧凤乡)孤山村投入汉江。河长175.5公里。
有褒氏因佐理大禹治水,不辞劳苦,任劳任怨,历经十余载,终于完成了洪水治理,拯救华夏子孙于水深火热之际。作为大禹的儿子,有褒氏被分封到汉中市以北,建立了诸侯王国褒国。享国时间悠久,历经夏、商、周三朝,褒国的末代国君叫褒珦,亦是周幽王的大夫,因耿直直谏,得罪了昏庸的周幽王,被囚入牢狱。其子褒洪德为救其父,献褒国美女褒姒于周幽王,以赎其父之罪,得复官爵。后随着西周的灭亡而衰亡。在今勉县褒城镇及汉台区河东店镇有其遗址。
据有文字的记载,褒国是汉中最早政权,是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夏后”所封的同姓诸侯国。《史记·夏本纪》:禹“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褒氏……”清代嘉庆《汉中府志》载:“禹封其子为褒君,是有褒国。”都城在今汉台区河东店东三里骆驼坪。褒国雄踞秦岭(周人称之为“南山”)以南,主持旱山之祀,为南山各诸侯国(周人称之为“南国”)的领袖。
然而,这个国家与青铜器有什么关系呢?这就不能不说到考古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城固铜器群。是指城固县湑水河两岸出土的文物商代晚期方国青铜器遗存。1955—1976年先后发现12起,共400多件。其年代大约相当于武丁前后。具体位置在汉中市东面的城固以及洋县两地出土的铜器品种多样,有礼器鼎、璋;有日用器:瓿、垒、觥、钫、尊;兵器有戈、斧、戚、镞、镰形器;还有面具、铜件等杂器。这些青铜表明当时的褒国已进入国家形式,有礼乐祭祀仪式,拥有军队。
城固铜器群在礼器和日用器的造型和纹饰上与中原商都的代表器物毫无二致,属于同一文化群体,但在兵器及杂器上表现出强烈的地方色彩,三角形戈、镰形器、青铜面具是中原没有的;同样代表军事权威的斧等,造型与中原迥异,纹饰是老虎和蛙纹,与当地的新石器文化有深刻联系。正因为如此,以城固铜器群为代表的汉中青铜器表现出中原文化即中心青铜文化与地方文化结合的特征。此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重庆、四川、宝鸡等地发现了城固器群的“变种”,这就是说,以城固铜器群为代表的汉中青铜文化是由汉中向外传播开去的。
从夏后至西周,褒人一直平静地生活在秦巴谷地、汉水两岸。虽为南国领袖,但很少发动对邻国的战争。周武王伐纣时,南国诸侯褒、蜀、巴、庸等均参与伐纣之师。每遇周王举行重大活动,褒国君都要亲赴,被周室列为“友邦冢君”,接待规格高于他国。褒人的文化、风俗也受周人影响很大,并与周文化相互影响,不断发展提高。
有专家认为,类似《汉广》、《沔水》等诗篇,皆为周公旦采译褒国等南国乐歌而成,为《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固、洋县出土的大批商代青铜器及其冶炼窑可以看出,褒国在冶炼、农业等方面,其生产技术水平不亚于关中及中原等殷商周政权中心区域。在《诗经》中,称褒人所在这块地方为“南山”“周南”。这里土田肥美,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梁州之域最为膏腴的地区。褒人学习周人的农业技术,培育出自己的特产芜菁等,连同原有的“丙穴嘉鱼”特产,很为周人称道,并被记入《诗经》之中,广为流传。
芜菁即蔓菁,《新修本草》:“芜菁北人名蔓菁,根、叶及子乃是菘类,与芦菔全别,至于体用亦殊,今言芜菁子似芦菔,或谓芦菔叶不堪食,兼言小薰体是江表不产二物,斟酌注铭,理丧其真尔。”《日华子》:“蔓菁梗短,叶大,连地上生阔叶,红色者是蔓菁。”这种植物在丝绸之路上曾经被当成食物与水,从伙食保障方面对丝绸之路商旅的畅通起到过很大的作用,我们把它留给以后的文字。
丙穴即大丙山之穴,山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与勉县接境。另外重庆市城口县南,四川省广元县北﹑雅安县南亦有丙穴。《水经·沔水注》:“穴口向丙,故曰丙穴。”沔水为汉江古源头。《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即今陕西略阳):“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对,阔七步,其崖峻峭,高百余丈,山衣石发,被于崖际。北有穴,方圆二丈余,其穴有水潜流,土人相传为丙穴。”
魏晋左思《三都赋》:“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注:“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北,有鱼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丙,地名也。”历史上有两个沔阳县,一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仙桃市,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分竟陵郡置沔阳郡,领云杜、沔阳二县,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沔阳县由云杜(县治今剅河附近)析置。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二是汉中市勉县,西汉初,由褒县划出外河坝以西部分地建沔阳县。三国时,曹魏景元四年(262年),沔阳属梁州汉中郡。明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改为沔县。1964年9月,改沔县为勉县。《三都赋》注中所说的沔阳县显然指勉县。
今天,人们说为鱼名,泛指嘉鱼,实际不是这样的,嘉鱼学名裂腹鱼,也叫丙穴鱼、嘉鱼、丙穴嘉鱼是鲤科裂腹鱼属的一种鱼类,俗名“细鳞鱼”“细链鱼”。是中亚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在陕西汉中、四川雅安、云南昆明等地都有出产。因今天其主产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又称雅鱼。
嘉鱼有齐口和重口之分,裂腹红尾,形似鲤而鳞如鳟。相传,女娲在补天时,将一把宝剑落入江中,化作雅鱼,所以鱼头中会有一枚酷似宝剑的骨刺,剑柄、剑把、剑刃概概如生。嘉鱼肉质细嫩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历代贡品,与雅女、雅雨并称“雅安三绝”。用荥经砂锅烹制的“砂锅雅鱼(嘉鱼)”、“雅鱼(嘉鱼)全席”被誉为雅安名菜、川味上品。唐朝诗人杜甫咏诗赞曰:“鱼知丙穴尤为美”。
嘉鱼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理构造、绝佳的鲜美口味而久负盛名。由于繁育生长环境要求独特,自然繁殖成活率低,再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数量很少,目前已被列为四川省二级保护鱼类。
褒谷即秦岭古道褒斜道的西段,因为良木才成了后来有名的栈道。
褒斜道来自于两条河:褒河和斜河。褒河前文已大致介绍过,斜河今名石头河发源于太白山西侧,北流经太白县五里坡东侧又折东北出斜谷口注入渭水。褒河发源于秦岭南麓,在太白县境内源头很多,最东的源头位于五里坡西侧的西沟、塘口街一带。斜、褒二水相邻的五里坡是长约五六里的一个缓坡,过此缓坡,即把斜谷和褒谷沟通。因此,褒斜道实际上是一谷二口,虽纵穿秦岭却不必翻越大山。
就地势而言,褒斜道是秦岭诸道中路线较平夷捷近的谷道。但其路经的褒谷南段峡谷,水深流急,绝壁凌空,唐人欧阳詹在《栈道铭·序》中形容山崖险绝,“连高夹深……阴谿穷谷,万仞直下,莽崖削壁,千里无土……麋鹿无蹊,猿猱相望,蹄足莫之能越”。褒斜道在未修栈道之前仅为谷道,其绝险处须攀缘而行,艰难辛劳,不可言状。至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使范睢为相,在路经的悬崖绝壁间穴山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联为栈阁,接通道路,此后褒斜道才成为驿道。
褒斜道是典型的循河觅道路线。斜峪口在眉县之南,褒谷口在汉中褒城之北,因名“褒斜道”。古代由长安去汉中,先入斜谷,后入褒谷,因之亦称“斜谷道”(陕西省地方志纂委员会《陕西省志·第26卷·公路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褒谷与斜谷同以太白县的五里坡(衙岭山)为发源地。褒谷先自五里坡而西,至太白县嘴头镇南折,经白云、王家塄交留坝县,又经柘梨园、江口、柳川、南河、武关河、铁佛店、马道、青桥驿交汉中市,再南至褒姒铺、将军铺出谷口达河东店,总长374里。
因为褒水上游称红崖河,至江口改称太白河,至柳川又称下南河,至武关驿又称北栈河,至马道以下才称褒河。所以斜谷先自五里坡而东,至桃川以东的老爷岭北折,经鹦鸽,直抵斜峪关出谷口,总程100里左右。
褒、斜二谷共计474里左右,是汉中盆地通向关中较近通道。二谷穿行于万山丛中,商旅循谷而行,并无大的登涉之劳,因自斜谷上溯至源头五里坡,仅上一道较平缓的坡,就进入褒水上源。顺褒水河谷南行,经太白县、留坝县,不翻大山即可出褒谷抵汉中。
古代先民经长期探索,确认从斜谷到褒谷为一条捷径。于是开发褒斜谷道,成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褒斜道开辟于史前时期。
早在夏代,褒人就经褒斜道进入关中,再去中原朝见夏王。《华阳国志·序志》记载:“《蜀纪》言:‘三皇乘祗车出谷口’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纣,蜀王亦从行。《史记》:周贞王之十六年,秦厉公城南郑。此谷通道久矣。而说者以为蜀王因石牛始通,不然也。”可以看出,褒斜道从三皇时代到武王伐纣就已通行,蜀王还出兵相助武王,秦人也经此道到南郑(汉中)。
另外,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有周文王“伐蜀”(为“克蜀”字样,“克”在这里是征服的意思)记载,后周幽王征伐褒国得美女褒姒。虽然甲骨文记载周文王“伐蜀”虽未指明具体路线,但褒斜道的入口斜谷口就在周原以南,因此,周文王应当和周幽王一样,都是经褒斜道向陕南进军的。
《读史方舆纪要》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褒斜栈道始于战国范睢相秦时。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栈道了。此后,褒斜栈道一直是南北兵争军行和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褒斜道因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而不断整修和开拓。《史记·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当时已是“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发展了南北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褒国在战国时期被巴国所灭,而后巴国又被蜀国灭亡。历史上,汉中一直有褒城县,直到1954年全国区划调整,褒城县撤消,所属地域化分给勉县、南郑区及汉台区。原县治改为红庙乡,后改为褒城镇,与汉台区河东店镇一水之隔。另外,在汉中市北一带有许多以褒命名的名字,如褒河、褒河镇、褒城县、褒姒铺、褒联区等,考其渊源,是因为这里几千年前曾是褒国的所在地,消失了二千多年的褒国还对这儿有着一定的影响。
遥想当年,褒人带着先进的文化:奴隶制国家、青铜技术,从黄河流域的中原来到长江流域的汉中,在征服当地土著中传播文化的同时,又远征巴蜀,使中原文化传播西南地区。春秋时,蜀人也建立了自己的奴隶国家,形成著名的巴蜀长江流域文化。所以,完全能说在这条漫长的文化传播之路上,褒人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做出了一定贡献。而褒姒本人却如果西周王朝升起的那一束狼烟,没有能够连锁举火,很快就消失不见了——西周亡后,她被犬戎掳走,下落不明。
褒河汉中褒国周幽王汉中市发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